摘要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医疗环境,发现法人治理结构是各国在医院管理制度搭建问题上的共识。中国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低水平全民福利医疗服务体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进行了多轮医疗改革,但这种不系统、拼接式的医疗改革并没有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究其原因,国内医疗制度依然存在着:管办不分,多头管理的制度环境问题;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当竞争问题;医院糟糕的社会形象与人才队伍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2009年,绩效工资改革在全国推行,公立医院进行了一轮绩效工资改革。在学术研究领域,结合科学的管理方法,学者们针对公立医院提出了许多绩效管理的理论,但实施过程远远落后于理论建设。医院是一所经历了国有企业转制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08年推行了一轮以法人治理结构为特点的医疗改革试点,由于政策环境的制约以失败告终。医院现行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基于全成本核算和责任目标管理搭建的,存在着“对非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手段;偏重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对科室差异性关注不足;业务水平的激励不足;对新技术培育、人才培养的支持不足”等弊端。在调研的基础上,作者分模块对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对非创收科室,基于现代社会—心理—医学的健康模式,设立岗位压力测量模型,测出科室岗位压力,设定岗位压力系数,结合工作质量评分,综合评判部门绩效水平。在创收部门,转变了设计理念,坚持成本核算的思想,通过成本核算确立基本业务量指标;将责任目标融入绩效体系中;根据业务目标完成情况,累进制提高利润计提比例;引入关键绩效指标(),引起科室的重视。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医技系统进行了实例模拟。并对10个特殊科室的绩效管理方案作了针对性的说明。提出了优化方案的适用性和保障措施。关键词:卫生政策医疗改革医院绩效管理责任目标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a.1990s,,.’t""..,,..2009,,.,.,a.2008,a,,..,,,,,,.,.--,a.,,,,,.,...,.,.,,/.10.,.:1.绪论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方法学研究的管理学论文,旨在研究中国复杂的医疗环境下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一些有效方法。作者本科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并在医院从事综合管理岗位六年,曾多次参与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管理经验。本研究是以医院为典型,在为医院优化绩效管理体系的同时,分析说明所运用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是一篇理论结合实践的论文。由于国内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医院科室的特殊性,各方利益关系的博弈,为综合性公立医院搭建绩效管理体系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而在实际操作当中,要做到完全的公平、科学、合理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在提笔写作之前,作者查阅了许多关于综合性公立医院绩效方面的文献,遗憾的是,文献库中这方面的文章可供借鉴的较少,其中,大多数是一些理论性、原则性的阐述,方法学研究文献十分有限。因此,在文献方面,作者只引用一些事实性表述,而在绩效体系搭建的方法论上,更多地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进行阐述。事实上,作者已于20一三年10月因为多方面原因离开了医院。但这也使得作者的位置更加超脱,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个人关系获得医院近况资料;另一方面,可以撇开医院内部的利益,站在更加科学、客观的角度指手画脚。至于医院是哪家医院,基于商业jimi,在本文中,只能对一些敏感问题做刻意地回避。最后,希望作者的研究成果能够被同行所接受和参考。1.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次研究理论结合实际,既有宏观政策分析,又有微观实例操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研究目的:一、通过国内外形势的对比,深入分析我国公立医院的生存发展环境;指出国内现行卫生体系、制度的问题,阐述作者对国内医疗改革方向性问题的思考。二、分析医院的现状和绩效管理体系,找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优缺点,对现行绩效管理体系提出改进方案。三、通过分析国内公立医院生存环境、绩效管理理论和实际,以医院为实例,阐述作者在国内公立医院绩效体系建设中的方法学思考。1.2研究思路和方法国内公立医院面对着极其复杂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一方面,现代化的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起步不久,另一方面,受到传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