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富民专项活动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自治区《“美丽xx。宜居乡村”活动指导意见及三个配套文件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按照《“美丽xx”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部署,结合我市乡村实际,围绕“五个一”目标,深入推进“八化”建设,实施“十项进村行动”,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抓好“产业富民”专项工作,促进我市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主要做法如下:一、成立了xx市“产业富民”专项活动专责小组。我局高度重视“美丽xx。宜居乡村”“产业富民”工作,多次召集市“产业富民”专项活动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研究“产业富民”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产业富民”相关调研,听取了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起草了xx市“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方案,成立了xx市“产业富民”专项活动专责小组。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担任小组副组长,分管领导作为成员,做到事情有人负责,事情有人管。各牵头单位结合本部门的职责,也制定了本部门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二、早布局、早规划村中产业经济发展计划,谋划产业发展蓝图。根据我市“产业富民”实施方案,我局深入到县(区),镇、村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群众,分析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注重实效的原则,帮助每个行政村选定1项以上特色明显的产业经济发展,制定行政村经济发展计划(2017—2018年),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谋划产业发展的蓝图。到4月底,县区已制定了333个行政村村级经济发展计划,全部完了行政村级经济发展计划。三、以“十项进村行动”为抓手,推进“产业富民”全面工作市“产业富民”专项活动专责小组各牵头部门,及时与县区相关部门对接、沟通、协调,深入到各县区、乡镇、村委,第1页共3页实施“十项进村行动”,指导行政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三品”提升进村,指导建设规模、特色、优势的种植业产业;实施新型经营主体进村行动,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为产业壮大发展添砖加瓦,在70%的行政村共培育了233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生态养殖进村行动,在适合发展养殖的乡镇,创建生态养殖助农增收示范点;实施林下经济提升进村行动,重点建设和提升一批富有我市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点;实施农旅结合休闲农业进村行动,重点扶持一批乡村农家乐、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实施科技推广和改革创新进村行动,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实施农产品保鲜加工和冷链物流进村行动,个人简历为农产品提供包装、仓储、运输等服务,促进农产品销售;实施电子商务进村行动,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建设一批电子商务服务点,到目前为止,我市农村电商企业已自行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点370个;实施社会化服务提质进村行动,加大金融服务、农机服务、土地托管等多种服务方式入村,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四、突出重点,抓好“产业富民”示范村屯、示范基地建设。以优势产业为重点区域,通过“十项进村行动”,建设了如:XX县区石湾镇水车豇豆产业村、石湾镇七里村林下种植金花茶示范基地、XX县区高德办事处赤西水稻产业村、XX县区银滩镇龙潭村的水产养殖产业村、平阳镇孙东村的蔬菜产业村、XX县区南康镇高田村甘蔗产业、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涠洲镇荔枝山农业休闲产业等一批产业示范村、示范基地。通过重点抓好产业示范村、示范基地辐射及带动作用,初步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打造了农业、养殖、林业、休闲旅游等示范村或示范基地201个。五、立足实际,抓好产业产前指导产后服务,助农民增产增收。范文内容地图市“产业富民”专项活动专责小组各牵头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指定专人负责,加强指导服务,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主要精力花在帮助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上,深入一线推进“产业富民”各项工作。加第2页共3页强产前技术培训服务,针对每个村不同产业发展需求,派驻市、县、乡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