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4879份资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多元化多业务实验室建设方案建议书华为3Com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12月V1.0目录1.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背景1.1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在过去五年的“十五”期间,高教领域以教育体制改革为核心,进行了院校合并、“专升本”、本科及研究生扩招、新校区及大学城建设等等,实现了教育行业规模的扩大基本解决了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供需矛盾,建立了高等院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健康发展机制。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中,上述较为粗放的规模发展模式将接近尾声,高校将转向精耕细作,致力于教学科研整体水平质的提升:以大力提倡优势学科的建设为基础,在重点院校中实现向一流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转变;以大力从事原创型、专利型前沿技术的研究为基础,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教学内容和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基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研究型和实用型兼备专业人才,从而实现高教领域由规模增长型到质量提高型的转变。这将是今后五年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1.2网络实验室建设背景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技术的普及提高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从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信息技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学生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2005年70%毕业生找工作难,而工作岗位却很多,这就说明很多毕业生和企业用人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很多用人单位更希望应聘者不仅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乃至对相关行业有一定认识。这就说明掌握理论、实践能力、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具竞争优势,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承担新技术、新应用研究开拓者的使命高等院校一直是国家新技术、新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十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的55.07%;国家技术发明奖占全国的64.4%;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的53.57%。这些成果数据再次证明了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能力。因此国家“十一五”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突出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国家的重视,那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应达到9000亿元左右。同时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为8大目标之一。基于以上背景,教育部对高校06年的重点工作提出要求: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大力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应用研究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生力军的作用,大力加强基础学科研究,重点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支持前沿高技术研究。行业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在很多行业中,IT部门更多的是提出新技术新应用的需求,而缺乏独立开发的能力,这往往是因为IT在这些行业当中是作为辅助支撑的角色。那就需要在此方面专业的研究机构提供帮助。同时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各个行业当中得到采用,是形成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从这两点我们可以得出,高校完全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与设施的优势服务于社会。在此背景下,为了顺应各种网络专业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在基本完成教学、科研、图书馆等部门的校园网络建设后,高校网络实验室的建议已成为学校信息化的下一个重点。2.高教网络实验室发展方向和意义网络实验室的发展,按照实验室作用范围和设备的情况,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网络实验室,是以基础网络知识培训为主要目的,网络实验室功能有限,仅用于满足本科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