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物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现象及其概括与表述【教具准备】火柴、酒精灯、镊子、燃烧匙、木条、木炭、硫粉、铁丝、铝箔、澄清石灰水、5瓶氧气。【教学过程】创境导思1、出示两瓶氧气,一瓶倒扣在水槽中、一瓶氧气正立在桌面(学生观察),试图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阅读课本P27第一自然段。2、将木条点燃(学生观察燃烧现象)再吹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提出问题]1、上面两个实验有何实验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思考、回答)2、思考: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木条复燃了?这说明了什么?(思考、回答)(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与氧气反应,但空气中氧气含量远小于氮气;同样是与氧气反应,氧气浓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就不同,因此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木条复燃并剧烈燃烧。)3、其他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也比在空气中更旺吗?4、氧气有哪些重要性质?实验探索[实验演示]①让学生观察硫的颜色、状态。②将硫在酒精灯上点燃让学生观察。③再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学生描述]①硫的颜色、状态。②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③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④写出文字表达式。(先写反应物:硫+氧气,再使学生意识到必须要有条件“点燃”,最后写生成物。硫+氧气二氧化硫)(教师注意引导、归纳)点燃教师演示铝箔在氧气中的燃烧。然后归纳填表物质颜色状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文字表达式硫铝箔[学生实验]按以上步骤完成木炭、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再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归纳现象。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下表物质颜色状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文字表达式木炭铁丝由此得出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问题讨论]铝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什么需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师生归纳]铝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集气瓶炸裂,因此需将底部铺一层细沙或盛少量水,。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正确的是()A、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B、氧气易溶于水C、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无色液体D、通常氧气不易溶于水2、下列变化中: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e、红磷在空气中燃烧;f、蜡烛在空气中燃烧;g、铝箔在空气中燃烧。请回答:(填序号)①有白光发出的是;②有火焰产生的是;③有白烟生成的是;④火星四射的是;⑤有水雾生成的是。作业布置:教材32页1、2、3、4。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