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与要求:1.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2.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模块一:温故知新本文是一篇。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的新闻文体。特写侧重于,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模块三: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习内容摘记看:讲学稿的知识链接以及学习目标。知识链接:了解“香港问题”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是实行“一国两制”。读:小组长带领成员自由读课文,可齐读,可分组读。1、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2、再读课文,从新闻的结构思考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尝试性练习: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从标题的语气以及象征意义方面考虑)对:四人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研讨内容摘记各四人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下边的问题,然后八人大组进行交流,并及时在讲学稿上记录讨论的模块四:精讲梳理1.新闻和特写的主要区别。2.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课题: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2)班级姓名模块五:当堂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瞩(zhǔ)目漂泊(bó)岑(cén)寂不屑(xiè)B.婆娑(suō)丰腴(yù)玉笏(hù)尺牍(dú)C.怜悯(mǐn)吝啬(sè)沼(zhǎo)泽气氛(fèn)D.掩映(yìn)寒砧(zhēn)寻觅(mì)狂吠(fèi)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B.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C.各级领导要关心非党员干部,不能把它们置之度外。D.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四、阅读练习(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1.选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理解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请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1.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2、阅读课后的附文,说说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八人大组长进行组内分工,做好展示前的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A2.D(A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训:典范。B闪烁其辞:说话吞吞吐吐。C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四、(一)1.不能,因为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2.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3.港督府经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