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中学基础教案NO.49节次第1教时课题图形的变化(一)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主备王兰梅审核朱建英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能力目标:观察、动手操作,认识到复杂图形是由简单图形组成的;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重点运用平移、旋转、翻折等方法构造图形,能体会新图形与原图形的位置关系。难点通过比较变换前后的图案说出变换方式。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究法、实践法、归纳法教具投影仪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二次备课教学步骤观察上面图片中的两个用七巧板拼出的人,他们外形有哪些不同?第二幅图片是怎样移动第一幅图片中的板子得到的?二、预习检测1、图形的变换包括图形的、、。2、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的旋转是指;图形的翻折是指。3、图形的平移、旋转和翻折都只改变图形的,不改变图形的。4、按照如图的方式将下图中余下的三个“回”字补充完整。5、沿点划线折叠后形成怎样的图形,请画出来。6、请说出下面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旋转变换教学步骤动手做一做认真想一想:1、长方形纸板绕它的一条边旋转1周所得的几何体为;2、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所得的几何体为;;3、直角三角尺绕它一条直角边旋转1周所得的几何体为;;4、直角三角板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为;归纳:1、很多几何体都是由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的,在旋转时一定要说明以哪条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3、在有的情况下,平面图形旋转后仍能形成平面图形,如在桌面上△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180度(1)学生可用直角三角板为例在一张白纸上将直角三角板绕某个顶点旋转180度,观察并画出所得到的图的形状.(2)要求学生语言描述图形绕点旋转变换的过程,如绕什么点、沿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要求三个要素说清楚,(可适教学步骤当提醒)[注意]老师引导学生说出的几何体图形,鼓励学生上黑板画。(二)翻折变换1、老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123页做一做第2题中画图;2、老师抽出一名画的较好的学生,进行投影展示;3、老师结合学生画图情况,归纳画图要点;(1、找关键对应点;2、把对应点之间的线连接起来;3、涂实)4、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所画图形,回答所画的图形是把原来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化得到的,从而归纳出翻折变换的特点.(三)平移变换投影打出下列图形问题:(1)图形A是由图形B翻折得到的吗?(2)不是翻折变换,那么是什么变换呢?(3)什么是平移变换呢?【分析】:描述平移时要说明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发现)(四)剪拼问题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及剪子或者小刀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一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又能拼成梯形、三角形。通过学生的实践、思考、交流,此时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指出其特点(中点)(要求学生总结,并简要说明理由)任务二:同桌两同学合作拿出两个相同的含30度的直角三角图11A图B图A板,看两个三角形能拼成多少种什么样的图形,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拼出的图形归纳:(1)较长的边重合(2)较短的边重合(3)斜边重合(可先让学生总结,如何拼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四、应用练习巩固提高1、图形1可以通过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图形2图形1图形22、O为三角形一边上的一点,将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270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3、请你构造一些图案,使每一个图案中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形和一组平行线,并给图案加上适当的解说词。五、课堂小结通过活动探究、动手试验,同学们了解了平面图形怎样通过旋转变化成立体图形,以及变换图形常用的三种方式:旋转、平移、翻折.六、当堂检测反馈1、对所给图形进行翻折、平移、旋转180度变换;2、把粗线部分沿虚线向下翻折,然后再把翻折的部分向右平移四格,试把它画出来.七、课后作业:见作业纸板书设计图形的变化平移、旋转、翻折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