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0课《新文化运动》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准确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通过学习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重点与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应重点掌握。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认识孔子的思想,分析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的本质,从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二、【自主先学】(12分钟)1、1分钟浏览课本绿标题及正文,快速写出本课主要讲述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1)(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仔细阅读课文正文部分,能在课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新文化运动(1)时间______;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阵地《_____》杂志;(2)内容: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提倡_______,反对________;发展:宣传____主义,先驱是________(3)评价:新文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组探究】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几个?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标志吗?3、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主要阵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4、阅读4课本四幅图片,想一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他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5、什么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6、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7、你怎样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提示: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四、【分层作业】A层【基础达标】1.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震动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华大地,它的根本目的是()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D.反对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地点是()A.1915年,上海B.1915年,北京C.1917年,北京D.1917年,上海新文3、新文化运动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口号是()①民主②自由③平等④科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震动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华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A.反对独裁专制B.反对迷信盲从C.反对旧道德D.反对旧文学5.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增加的新内容是()A.将思想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B.主张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C.否定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D.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6、新文化运动中,率先写文章颂扬十月革命胜利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7.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有()①启发了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③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④D.③④B层【能力提升】8.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这就是新文化运动。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A层:1.D2.A3.C4.B5.(1)陈独秀。鲁迅。(2)陈独秀。1915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青年杂志》。(3)《狂人日记》。6.D7.B8.AB层:9.不同意。因为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供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点金:此题错在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只看到几个代表人物的活动,而忽视了这场运动所培植的土壤,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