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案冀教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案冀教版_第1页
1/3
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案冀教版_第2页
2/3
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案冀教版_第3页
3/3
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二、学习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红军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遵义会议2、过程与方法: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加深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来源:学科网ZXXK]1、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2、难点:遵义会议四、学法指导: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来源:学.科.网]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来源:学科网]一、敌兵围困万千重1、原因: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1)在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开辟的根据地。后来人们便把它称为。(2)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重点“围剿”。根据地军民在、和的先后指挥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连续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大规模“围剿”。(3)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推行的方针和政策,提出“”的口号,结果红军反“围剿”一再失利。2、目的:3、开始:二、经过:遵义会议[来源:学科网](1)背景:长征初期,红军未能摆脱被动局面,之战,红军由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中央大部分领导同志和红军将士深感忧虑,要求纠正中央的军事指挥错误,以摆脱被动的困境。(2)主要内容:年1月,中央红军进占贵州。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①会议集中纠正了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和[来源:学科网]的错误,②肯定了③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决定由负总责,并成立由、、、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3)意义:①遵义会议确定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②结束了在中央的统治;③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挽救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来源:学科网](4)胜利进军: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下,声东击西,四渡,打乱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三、结束:三大主力会师(1)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同陕北红军会师。(2)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胜利原因:①;②;③;④。5、意义:①;②;[来源:Zxxk.Com]③6、长征精神:五、课堂训练(一)达标反馈[来源:Zxxk.Com]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A、是为了南北红军大会师B、需要扩大革命在全国的影响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D、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2、长征开始的时间是()A、1933年B、1934年C、1935年D、1936年3、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南昌起义B、长征胜利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召开4、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时间和地点是()A、1934年瑞金B、1935年吴起镇C、1936年会宁D、1935年遵义5、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来源:Z*xx*k.Com]A、湘赣根据地B、鄂豫皖根据地C、湘鄂川黔根据地D、赣南闽西根据地6、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下面哪一条河后,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A、四渡赤水B、金沙江C、湘江D、大渡河(二)延伸拓展1、阅读下面材料: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来源:学科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诗中所说的“三军”是指哪三军?(3)诗中描述三军历经哪些地方?(4)该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来源:学§科§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 教案冀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