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案2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课型:新授课课时:师生随堂笔记【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四大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2、记住我国四大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和划分界线。【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四大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难点:形成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位置范围的空间想象力。【预习指导】仔细观察图5-8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可以看出,四大地理区域有地区、地区、地区、地区,秦岭—淮河线是其中的地区和地区的划分界线,因为这条线的南北两侧在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等都有明显的差异。【学习模块】一、自主学习1、结合5页的教材文字和阅读材料,可以得知:除了秦岭—淮河线之外,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还有线和线。2、快速识记四大地理区域的这3条主要划分界线,在下图标注出来。二、合作学习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国四大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的认识,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和它们各自的位置范围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①从位置特点来看: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之所以命名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是因为它们对应位置在我国的、、。②从范围特点来看:青藏地区之所以命名为青藏地区是因为它对应范围主要包括我国的省和自治区。③将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在前面图中标注出来:2、思考P5活动【当堂检测】1、一个地区年等降水量的多少不仅关系到地区的湿润还是干旱的程度,往往还会严重影响地区的居民生活习惯和工农业生产,因此年等降水量理所当然成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标准之一,据此回答:①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我国、一线,把我国东部划分成和两大地理区域。②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我国长城沿线,把我国北部划分成和两大地理区域。③秦岭-淮河线既有我国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又有冬季1月等温线经过,因此我们把这条线作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和的划分界线。【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课后作业】熟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