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独自完成、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小展示、点评5分钟)1.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2.我会读下面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读准下面的字音。3.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4.了解“说”这种文体5.积累:你学过哪些写荷花的诗歌?【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一、参考注释,合作学习:1.解释文中重要的加点字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文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2、1、作者从哪些对莲的形象进行描写,突出莲的什么品质3、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7、归纳文章的主题【拓展部分】(学习程序:展示、点评、总结8分钟)芙蕖①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③矣。迨④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________________①芙蕖:荷花。②荷钱:指初生的荷叶。③逸致:情趣。④迨:及,等到。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自:(2)及其茎叶既生生:(3)乃复蒂下生蓬复:(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皆:11.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标两处)(2分)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13.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它的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10.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自:从(2)及其茎叶既生生:生长(3)乃复蒂下生蓬复:又(4)此皆言其可目者也皆:全,都11.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标两处)(2分)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13.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它的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重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示例]我更看重它的精神价值。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高洁正直,是君子的象征,这种精神价值是其他植物少有的,所以我更看重这一价值。(表述合理即可)附参考译文:芙蕖从初生的荷叶出水的那一天,就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后,就又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展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在花未开的时候,就先享受了无穷的悠闲情趣。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仿佛就要滴水下来了,花儿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莲子,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耸立在水面上。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