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盛况,西藏和平解放。2、分析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通过新中国成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更要增强责任感。重点:开国大典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方法:疑探展评用教学流程:教师导入:一疑请学生读学习目标、浏览教材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师生互相补充归纳整理形成本节课的自探提纲。1.一届政协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分别是什么?2.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内容分别是什么?3.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国际意义分别是什么?4、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意义,西藏地方政府代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分别是谁?二、探学生结合自探提纲,阅读教材,独立思考,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如有疑问,留待下一环节小组内交流解决。此小组内合作交流自探中的疑问,并确定本组答案,为展示和评价做好准备。三、展展示要求:要书写规范、保证时间,提高效率。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思考,做好评价补充的准备。四、评评价要求:评价时要面向全体,语言规范,声音洪亮,神态自然。指出优缺点。2、师生合探每个学生评价后,教师要对其评价进行点评,给出得分。在此若学生评价、补充不完整,教师要集中引导、点拨全班学生。3、质疑再探鼓励学生学生大胆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再进行探究解决,对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加分奖励。学生没有疑问时,教师可适当提出问题点拨学生。五、运用1、学生编题2、教师精选习题进行检测,采用师生合批方式完成。本课检测题如下:问题1234展示1组2号2组2号3组2号4组2号展示方式口头、板书口头、板书口头、板书口头、板书评价4组1号3组1号2组1号1组1号评价方式口头口头口头口头(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前的括号中)1、下列事件,为建立新中国进行准备工作的是()A.开国大典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重庆谈判D.西藏和平解放2、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C开国大典时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4、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A国旗B国歌C国徽D首都5、我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是在()A辛亥革命时B新中国成立时C中华民国时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6、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A火烧圆明园B五四运动C七七事变D开国大典7、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性事件是()A五四运动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开国大典D西藏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