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新文化运动【基本说明】1.模块:初中历史2.年级:初中八年级(上册)3.所用教材版本:岳麓书社4.所属章节:第二单元第8课5.学时数:45分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线索和历史意义;能力目标:收集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精英的生平传记和精辟论述,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概括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化精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与时俱进的精神。2.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后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掀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在授课时应该把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作为本课的重点,把对新文化运动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的理解作为难点进行突破。3.学情分析这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尤其是近代化的内容,有些概念很难理解,所以讲课时要尽量直观,避免一些深奥的概念,同时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4.思路设计导入新课(用情景设置与教师导语相结合)——自主学习(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以往所学史实进行分析和归纳)——检测和点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对课前搜集的新文化运动核心人物及故事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培养史论结合、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巩固总结(教师的概括总结起提纲契领的作用,达到点睛之效)【教学准备】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辛亥革命后,两位西方来的“先生”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们知道他俩是谁吗?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新文化运动。(多媒体展示)以疑问的形式揭示本课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知识:(多媒体展示)(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情况①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②新文化运动的中心:③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⑤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⑥斗争矛头:⑦评价前期的新文化运动(2)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自主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自学检测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自学成果展示。(投影展示)展示自学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原则是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懂了,其他的也懂了。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情况和新发展的具体内容。学生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形成对基本史实的初步掌握。合作交流你知道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李大钊等人的小故事吗?还知道新文化运动期间其他一些人物的事迹吗?学生资料交流:对课前搜集的新文化运动核心人物及故事进行交流。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精英的了解,加深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同时形成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历史观。问题探究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1、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兴起?2、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对吗?3、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在思想宣传方面有什么重大变化?4、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结果怎样?起了什么作用?5、归纳中国走过的几条救国道路,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分小组讨论,实践证明让学生先知道是什么再知道为什么的教学方式效果很明显。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新文化运动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归纳点拔教师在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点拔学生分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必要的点拨能让学生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问再提新课导入时的问题“两位先生”是谁?除了这两种理论之处,还有哪种理论传入中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