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文导读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对人类文化成果的无比珍惜。☆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赃(zāng)物给予(jǐ)琉璃(liúlí)珐琅(fàlánɡ)晨曦(xī)掠夺(lüè)瞥见(piē)箱箧(qiè)令人惊骇(hài)眼花缭(liáo)乱二、词语释义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晨曦:晨光。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箱箧:箱子。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瞥见:一眼看见。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三、语句解读1.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四、作家作品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六、文体浅谈什么叫做书信?有事相告,却因地域之隔不得面述,或因其它缘由不宜面述,而以书面文字相寄,这种有专致受读对象,一般用散文形式写作,并遵从一定格式的文字,我们把它叫做信。☆一显身手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①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影。②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qiè()。他们手挽手,笑xī()xī()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2.填空组成与后面成语近义的成语。A.坚不牢不可破B.与增日积月累C.然存一干二净D.不动巍然屹立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4.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⑴()眼花缭乱A.老眼昏花B.花言巧语C.走马观花D.花枝招展⑵()荡然无存A.碧波荡漾B.动荡不安C.倾家荡产D.飘飘荡荡⑶()丰功伟绩A.丰富多彩B.丰衣足食C.丰硕成果D.丰碑永存⑷()富丽堂皇A.对簿公堂B.相貌堂堂C.冠冕堂皇D.厅堂宽敞⑸()独一无二A.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