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提纲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课时)一、新课程标志对本节课的要求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二、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⑴如何理解义和团所代表的旧式民族反抗的作用和局限以及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是本课的难点⑵《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弄清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性质所发生的变化(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中国是如何一步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比较学习法归纳综合法等四、自学提纲(一)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题目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急欲偿付对日巨额赔款,俄、法、英、德等国借机争相提供的贷款,进而通过、、,加紧控制中国经济命脉。2.为了,列强你争我夺,纷纷强占“”,划分,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完成下表:国别租借地势力范围德俄法英日4.1900年6月,英、、、、德、、、、等八国借口中国“内乱”危及其在华的利益,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5.1900年8月,北京陷落,挟持光绪帝仓皇西逃。为了,维护,慈禧由仇外一变而为媚外,下令“痛剿”,并派员与各国议和。6.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美、德、日、意、奥、、、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7.《辛丑条约》是一个条约。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中国完全沦为社会。(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势有哪些?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形势是什么?目的何在?3.香港问题是如何形成的?4.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何在?5.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态度前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6.为什么说《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7.《辛丑条约》内容中,哪些最能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自我检测题1.率先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禁止中国人民反抗侵略3.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以哪些方式加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①开设银行②政治贷款③投资铁路④开矿设厂⑤输入鸦片A.①⑤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5.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A.山西B.山东C.直隶D.陕西六、当堂检测题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A.1898年B.1899年C.1900年D.1901年2.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A.开埠通商B.赔款C.割地D.驻兵4.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本抢占的“势力范围”是()A.山东B.长江中下游C.云南、广西、广东D.福建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于()A.1898年B.1899年C.1900年D.1901年6.阅读下列材料据说1900年8月,慈禧太后离京出逃前夕,曾叫人将价值数百万的“私房”珍宝埋在宁寿宫院子里。1902年初回京的当天,慈禧立即奔往宁寿官,看到“所藏金宝,一点儿没有失去,不觉大喜过望。”请回答:(1)慈禧大后在1900年8月“离京出逃”的原因是什么?(2)1902年慈禧太后能够回京的原因又是什么?(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七、拔高思考题课本P24页思考与讨论八、作业题完成随堂练九、谈谈学习本节课后的感受十、名人名言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要愚人才会知过不改。——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