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州市王家井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研说教材稿新人教版各位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内容。这个单元主要介绍的是隋唐时期从581年到960年共380年的历史,是封建社会繁荣和鼎盛时期。繁荣是指当时国家经济发达,尤其是唐朝吸取隋亡的教训,政治清明,武功辉煌,科技文化昌盛,使人感到繁盛和强大。开放是指是当时的社会经济上繁荣昌盛,政治上博采众长,思想文化上广泛吸收异域文化成就,文学艺术和对外联系都得到了全面的展现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一体的,繁荣促进了开放,开放又推动了繁荣,终于使隋唐社会处在繁荣与开放的境地。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期。2.位居世界前列,亚洲地区中心。3.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下面我将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会考分析以及教学建议五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掌握以下知识点: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兴起和完善、多民族的交往与活跃的外交、辉煌的隋唐文化等。本单元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们从特定的历史条件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隋朝灭亡和大运河的开通是否有联系?”同时也要学生们学会分析解决、总结归纳问题形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讨论法、对比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感受隋唐时期的繁荣与进步,从而加深对我国古代人民聪明才智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们能够热爱祖国、珍惜统一、安定、团结的环境;初步认知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同今天我国良好的政治环境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相联系,形成唯物史观。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一)编写意图⑴使教科书成为反映社会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①关注文化,重视发展。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历史的发展,使学生逐步地认识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学生文化素养。②重视基础,返璞归真。重视中学历史在其他学科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基础知识,返璞归真,为进一步升华所学知识奠定基础。③重视思想,立足发展。重视渗透和揭示基本的历史思想方法,更好地反映历史的联系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注意教科书内容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培养学习历史能力。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①贴近生活,注重过程。内容素材的选取和教科书的组织安排,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为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提供重要资源。②发展思维,引导探索。内容的呈现要努力体现思维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他们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维活动的基本过程,优化思维品质。③精编问题,创设情境。精心选编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使问题在教科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编写体例(1)教材图文并茂,包括地图、人物图像等非文字材料,对文字材料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图文并茂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每课设计导入框,以故事形式引言,激发学生兴趣。(3)每节课后增设自由阅读卡,便于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4)教材增加了相关问题的注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5)课程类型多样,阅读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起到点拨指导作用。活动课能把学生调动起来,搜集整理资料发挥创造性思维,对课程价值的实现形成了有力支撑。三、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本单元包括八课:分别是繁荣一时的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合同为一家、对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