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州市王家井镇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研说教材稿新人教版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标,包括初中历史课程目标,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的整合;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大方面。一、说课标1.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知识与能力”层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由感知历史、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运用探究式学习。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深化了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更加注意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历史的“真谛”,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2.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内容标准八年级下册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历史,也就是中国现代史的内容。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二、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特点①与传统的教材相比,本册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的特点,教材把内容分为大、小字两种字体,小字内容不作记忆要求,减轻了学生负担。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尽量避免艰涩难懂的抽象理论知识,尽量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叙述力求生动具体、形象。②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力求将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师生加强了历史与政治、历史与现实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注重了教材的启发性。③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教材的特色之一是活动课和课文后活动与探究的设置,要求师生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教材的编写体例人教版教材和华师版教材均采用了单元与时序相结合的课题体,人教版在书的结构上设置了编写说明、目录、单元课文、活动探究课、附录。单元的结构又分成了单元页,主题课文,活动课。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宋体字、副文楷体字、文献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人教版教材在课前设置编写说明,华师版教材则采用导言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单元页的设置也不尽相同,人教版的单元页用提纲介绍本单元内容,华师版教材是用导言系统介绍本单元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华师版教材在课文前没有导入框,课后的设置上也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则采用了统一的形式。华师版教材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而设置了不同的课后活动。如“阅读与思考”、“制作与实验”、“年代换算”、“参观访问”、“课外学史”、“议论”、“小辩论”等等,因需而设,不拘一格。3.教材的内容结构本册教材设置了七个学习单元,21课,还有4个活动课,共25课的内容。教材的前三个单元以历史的纵向发展为主线,它承接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的线索,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所走过的历史发展过程。教材的后四个单元设置“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