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尝试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如何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校,数学教学已开展了多年尝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有效地组织尝试教学,就能较好地体现“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一、尝试教学与新课程的理念尝试教学法主张要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尝试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生再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二、尝试教学的成效在几年的尝试教学的课改实验中,我们体会到:1、尝试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显著的成效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经常造成学生练习和思考时间很少的现象,然而尝试教学法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有的放矢进行讲解与指导。这种先学后教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2、尝试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很大作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尝试教学法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尝试成功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使尝试失败也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因为他们知道别人能行,他自己也能行。这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3、尝试教学法应与各种教法有机地结合根据学习认知理论,对于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如对于一些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对于一些阅读能力特别差的学生也不能跟着其他学生千篇一律地进行尝试。在尝试教学的开展中要结合其他教法,如分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难易程度的尝试题,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三、尝试教学能有效地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尝试教学法和新课程标准都主张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应当是一种素养,学生学会了游泳、骑自行车,以后就不会遗忘,可数学习题会忘记,这正是自己学会和教会的区别。运用尝试教学法就是要让数学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养。尝试教学法和新课程标准都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尽相同。教师的教只能是针对一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照顾了一部分,也忽视了另外一部分。但是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我们仍然是大班额教学的今天,让教师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再逐一的因材施教操作起来很难。但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自主学习就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在研究尝试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