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走近作者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谈家桢先生于190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0年获苏州东吴大学理学士,1932年获北京燕京大学理硕士,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哲学博士。1937年就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1952年任复旦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1961年起曾先后担任遗传所所长,复旦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和校长顾问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一、自主学习二、合作探究1、读第一部分①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②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③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找出来。并回答其作用是什么呢?2、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①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②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③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④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⑤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我们该如何做呢?三、拓展提升阅读语段,回答问题。①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②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③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段运用的主要的一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意在说明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③段运用的主要的一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去掉“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7、.试给“化石”下定义。17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2)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3)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4)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二、合作探究2、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4、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5、根据探究问题,梳理课文内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实验对象研究成果时间说明方法三、拓展提升任何科技的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克隆如此,火药、核能、侦察卫星、网络也无不如此。请你选取其中一个话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四、我的收获与疑问:17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一、1.C(栖—qī,相—xiānɡ)2.B匍匋——葡萄)二、3、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4、“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