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历史课题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等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过程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讲述战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及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综合、深入分析问题及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正是因为各国共同协作、相互联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才了取得重大胜利。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和平发展的全球意识。教学重点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教学难点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转折点的认识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二战爆发的时间,扩大的时间事件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得苏联和美国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这两个大国的加入,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推动了反法西斯国家逐步走向联合,促使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转变。那是如何走向联合的?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必要性讨论: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绥靖政策、各自为战等)执行这种政策的后果是什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英美对法西斯侵略扩张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由绥靖政策转为抗争。)随着世界大战的扩大,法西斯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英美等国先后放弃绥靖政策,加入到反法西斯的行列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被侵略的国家日益走向联合。(2)基础、标志、意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基础——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标志——1942.1,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思考回答讨论,交流根据教材内容,思考讨论,总结归纳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新课通过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必要性认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的意义意义——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国有了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2、雅尔塔会议及其作用概况:时间、地点、参加者、内容思考:雅尔塔会议上美苏之间还有什么协议?这又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美苏之间的秘密协定,损害了中国的利益,由此可见,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二、最后的胜利法西斯德国的覆灭之路是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的1、斯大林格勒战役(1)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希特勒一是想从侧翼包抄莫斯科,二是想夺取南部盛产石油和煤炭的地区。这两个目标的任何一个得以实现,都会对苏联造成巨大危害。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命运,苏联人民进行了极其顽强的抵抗,演绎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悲壮景象。(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情况1942.7~1934.2苏联胜利(3)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