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课程标准】以赵州桥、雕板印刷术的发明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唐诗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赵州桥、唐都长安、雕版印刷术、李白、杜甫、白居易,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呈道子的绘画、莫高窟、乐舞。2、技能训练: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从史学的角度感知唐代的文学艺术成就,从而提高学生对唐诗、散文、书法、雕塑等方面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列表整理隋唐时期主要文学艺术家及其艺术特点和代表作来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隋唐文化中每一项科技成果无一不是经过发明者无数次试验,钻研、认真学习前人成果取得的,我们要学习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材分析】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有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望。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政治、经济上达到鼎盛时期文化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隋唐在建筑业取得的成就。一、兴盛的建筑业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回答桥的名称、设计者、修建的时间。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结合课后练习,学生对比三幅图,讲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①修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多孔桥不利于船只通行。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②赵州桥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还可起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由学生来描述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通过图片说明)在隋唐时期,一些流通较大的书籍,如佛经、日历、诗集,已经雕刻出版。结合课本知识及图片,这本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金刚经》的卷首是一幅如来向他的弟子传教的图画,画面精美、清晰。从这幅图可以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已经很成熟了。在《金刚经》末页,标有确切的日期“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公元868年5月11日。《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并且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时熟练的工匠,一天可印两千张。这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光耀千古的诗坛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诗人?介绍唐诗的三个代表性人物。2、杜甫简介杜甫并概括诗歌的特点:杜甫,字子美。7岁开始写诗,15岁时他的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时,杜甫进行了10年的游历生活,扩展了视野,丰富了见识。公元736年,杜甫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当时李林甫当权,政治腐败,杜甫不幸落榜。安史之乱时杜甫全家走在难民的行列里,饱尝战乱之苦。杜甫存诗1400多首,他的诗记载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从学生列举的杜甫的诗歌中,总结杜甫诗歌的特点:反映社会现实。3、白居易简介白居易并概括诗歌的特点:字乐天,五六开始作诗,他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白居易年轻时,家里贫困,又逢战乱,他长期流浪,对人民的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的诗,通俗易懂。据说他写诗,常常先念给老婆婆听,修改到老婆婆听懂为止。从学生列举的白居易的诗歌中,总结白居易诗歌的特点:通俗时易懂,反映社会现实。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略讲)1、书法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达到了高峰。回忆“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