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满井游记1》讲学稿课型:新授课1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模块一:温故知新学法指导学习内容摘记背诵《答谢中书书》回顾游记的相关知识模块二:自主学习(独立进行)知识链接:走进作者、作品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世称“公安派”。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在北京)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发情感。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模块三: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法指导学习内容摘记1、独立读准字音、速读懂课文2、动手完成学习内容1、2、3。1、把注释中出现的生字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并在文中注音,划词。2、生字注音:燕地寒()花朝节()廿二日()土膏()脱笼之鹄()鲜妍()倩女()髻鬟()茗()红装而蹇者()汗出浃背()恶能无纪()3、学生自由朗读,将不能理解意思的字词圈画起来,结合注释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意。模块四:精讲梳理学法指导研讨内容摘记速读课文,组长组织小组学生讨论,完成研讨任务,然后分小组展示研讨交流文中的重难点词句,疏通课文内容展示建议: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1、古今异义:土膏微润(古义:今义:)局促一室之内(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乍:波色乍明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然:晶晶然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于:于时冰皮始解冷光之乍出于匣也3、词类活用:鳞浪层层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文言句式:(1)、把下列省略句补充完整:若脱笼之鹄然徒步则汗出浃背(2)把下面倒装句改成正常语序:而城居者未之知也。5、再次朗读课文,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模块五:当堂训练基础题:1.圈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①若脱笼之鹄(AhàoBhúCgào)②曝沙之鸟(AbàoBbùCpù)③红装而蹇者(AqiānBjiǎnCsài)2.依据课文填空并理解其意义。(1)给画线部分填空。游人虽未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时时有。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满井游记》作者,代文学家。(3)是本文画龙点睛之笔。(写出句子)发展题: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完成3——5题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项()①作则飞沙走砾A做B起C发作②余寒犹厉A像B还C特别③游人虽未盛A壮实B成年C很多4、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按要求各举一例①以物比人②以人比物学法指导训练内容摘记识记并做好相关补充归纳梳理文中的字词(分类归纳)③以物比物5、翻译下面的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天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答案:1.BACB2.(2)袁宏道明(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BBC4.①如倩女之面面贵而髻鬟之始掠也②若脱笼之鹄③麦田浅鬣才许5.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