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完成目标1.2.3资料链接:1、张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他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2、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3、背景链接:作者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4、积累词语:注音或填词。修润()生疏()商酌()()切譬如()朦胧()累()别()拖沓()妥帖()()人不倦不()下()()沛流离以()作则冗长()5、自由阅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搀和:掺杂混合编制教师总序号审核人学生姓名班级小组序号课题内容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叶圣陶,积累字词。2、通过自主阅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3、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4、学习本文通过若干小事,运用叙议结合方法,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叶圣陶先生事迹及品德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法、分析法、小组合作一、预习案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胡同名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含贬义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沾溉:浸润浇灌高文典册:经典性著作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6、问题导入:朗读课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列出我的疑惑:1、默读课文:本文记述叶圣陶先生哪些事迹?表现他什么品德?明确: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二课时完成目标4.1、读完本文,你认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是怎样评价的?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如果删掉这些语言文章会怎样?4段“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先生这样的二、探究案人劲越来越少”2、、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明确:“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书中:“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大量读新文学作品。”主题阅读探究:学习人物身上的美德主题阅读1.阅读主题阅读丛书4册2页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1、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4分)叶老给“我”修改作文;叶老邀请“我”到他家作客。2、本文表现了叶圣陶先生什么样的品格?试结合具体句子说说。分析:“我”到叶老家时,他像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可以看出叶老具有平易近人的人品。人品还可以答:平和宽厚、平等真诚、待人热情、和蔼可亲。②给“我”修改的作文,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可以看出叶老具有一丝不苟(或认真)的文品。我的知识网络图三、训练案2课后延伸阅读:阅读主题阅读丛书4册19页《外祖父的白胡须》思考:这篇文章通过几件典型的事件,塑造出外祖父仁慈的特点。写作提示教与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