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2、能正确划分文章层次。3、赏析重要语段。【教学重、难点】1、默写生字词。2、正确划分文章层次。3、赏析重要语段。【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1、自学指导一: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2、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字。3、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将需要注意的读音读两遍。憔(qiao)悴(cui)絮(xu)絮叨(dao)叨诀(jue)别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整体感知课文,划分课文结构(5分钟)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分课文结构。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母亲强忍疼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绝望的儿子。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秋日的一天,已重病缠身的母亲为宽慰儿子,和儿子约定去北海看花,但未能实现,临终的母亲对子女无比牵挂。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在母亲去世后又一个秋日,作者与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菊花,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让学生上黑板板演课文结构并归纳段落大意,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上黑板订正。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人物形象(6分钟)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在书中划出我和母亲的对话)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3、你怎么理解:“母亲爱花,更爱双腿瘫痪的儿子”?4、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当堂训练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