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重点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3.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难点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描绘景物的写法,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步骤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环节步骤备习独立复习组内互助组间交流1、鲁迅与《朝花夕拾》2、导入新课3、出示学习目标1、布置学习任务。2、巡视学习情况。适当点拨。3、组织报告,适当点评,补充,明确结论。4、出示学习目标。1、独立思考。2、结对探讨,小组交流。3、补充或评价同学的发言,总结归纳。4、适当笔记。承上启下搞好迁移渗透研习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研读课文探究主旨:一、基础积累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2.积累词语。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初步感受作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情。三、整体感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1.巡视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积累笔记。2.引导交流。明确学习任务。3.朗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4.指导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5.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及段落明确课文的结构。1.做好作家、文体等知识的积累。2.积累重点的词语的音、形、义。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4.独立思考:①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1.学生搜集的作家生平纷繁复杂,教师指导学生信息筛选,检测明确必须掌握的知识。2.有的学生对个别字音读不准,教师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3、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4、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过渡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7、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8、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指导学生结合文章具体语句,体会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思想感情,鲁迅希望有什么样的儿童教育?7、组织报告、评价、点拨。息?②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③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④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⑤过度段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⑥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封建教育的哪些局限?⑦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合作交流后,报告结果。明确。3.概括语言可能不够准确,教师指导学生用语简洁。4.学生读文感情可能不够,教师要做好指导,可用录音范读。5、抓住重点段落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的结构。精习探究课文,品味语言:四、研讨与探究通过感悟文章的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内容。1、美文美读,结合自己喜欢的语句体会写法。品析语言,体会意境美:快速朗读课文(用笔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听听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直接用笔记在文段中)①标出文中每一句的描写角度。②标出本文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并指出到底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2、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主题探讨感受大家谈3、对于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有人认为在作者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有人认为也不乏情趣?你同意什么看法,试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略作分析。4、如果你认为三味书屋也是充满乐趣的,那请你说说三味书屋的乐趣与百草园的乐趣有什么相同点,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