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3 苏教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3 苏教版_第1页
1/5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3 苏教版_第2页
2/5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3 苏教版_第3页
3/5
13曹刿论战自主预习:1.填空:(1)本文选自《》,相传是时期的所作,是根据史编写的(体)史书。(2)本文所写的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这是历史上的著名战例。本文通过对比塑造了曹刿和两个人物形象。2.为下面加点字注音。又何间焉()小信未孚()下轼其辙()登而望之()望其旗()夫大国,难也()3.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1)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3)小信未孚()(4)小大之狱()(5)神弗福也()(6)衣食所安()(7)小惠未徧()(8)牺牲玉帛()(9)弗敢加也()4.用课文原句填空:⑴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成语“一鼓作气”出自本文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曹刿所以让鲁军追逐齐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欣赏是一种领略,欣赏也是一种收获。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欣赏大海,自然会在大海的浩瀚中领悟博大的胸怀;,;,。要点突破:要点一:积累古今异义词。要点点拨: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无论”“妻子”等。例题导学: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不能B.忠之属也C.D.彼竭我盈,故克之小魔棒:课文古今异义多梳理,分类归纳记心间,结合语境巧判断。答案:D要点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要点点拨:材料的详略安排取决于中心的需要。例题导学:(2010年北京燕山中考,1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答案:“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同步导练基础·起步1.朗读节奏分析正确的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①故A.既克,公问其故()B.彼竭我盈,故克之()C.桓侯故使人问之()D.温故而知新()②.夫A.夫战,勇气也()B.其夫呓语()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予观夫巴陵胜状()3.“之”字有以下几种用法:A.作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B.作助词,相当于“的”;C.作动词,相当于“往”、“到”;D.放在主谓之间,无实义;E.助词,无义,凑足音节。指出下列向句话中的“之”字各是何种用法,将其序号写在括号内:①小大之狱()②彼竭我盈,故克之()③肉食者谋之()④公将鼓之()⑤登轼而望之()⑥公与之乘()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是()A、神情与苏黄不属B、召令徒属曰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再而衰:“再”后省略了“鼓”字。B.必以分人:“以”后省略了“之”字。C.夫战,勇气也:句中省略了判断词“这是”。D.问:何以战:“问”前省略了“刿”。6.翻译句子: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1)政治方面:。(2)军事方面:。综合·提升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学案3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