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5.18 杨修之死(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5.18 杨修之死(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
九年级语文上册 5.18 杨修之死(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
九年级语文上册 5.18 杨修之死(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
杨修之死【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过失是非。目标达成:1、理解本文巧妙的叙事顺序;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2、生字标音:趱嗔厮恁兀怄濠觑聒【创境激趣】激情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一文,仔细品尝《三国演义》的滋味。【自学导航】1、学生自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2、理清故事情节【合作探究】1、2、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1.善用伏笔: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2.善用景物描写: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3.巧用双线索: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找出文中对杨修的各种描写,说明其作用提示:语言、动作、神态、细节2、【强化训练】1、找出文中对杨修的各种描写,说明其作用提示:语言、动作、神态、细节2、【归纳总结】1、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板书设计】杨修之死罗贯中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教学反思】我认为,在这一课中我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我拟定以下几个知识点:①讲解插叙的写作顺序及作用;②学习如何概括事件主要内容;③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在教学中,我通过课堂讲解,与学生互动、利用讲解、启发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住了插叙的作用是对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必要补充,概括事件主要内容的方法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掌握了人物的描写方法展现了人物性格,我认为这是一节课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最大的收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首先找同学大声,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为其正音、找错误。这一个环节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每读一段找同学来概括文段内容,为提高概括的有效性,我先告诉学生概括事件内容的方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例如第4自然段,就可概括为“杨修改建园门”,同学掌握了这个方法,就很容易概括出了其它段落的内容,效果良好。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担忧,在朗读课文中,有多位同学在朗读中读错字,没有感情和出现反复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重点予以加强。采用多种朗读法,减少默读,侧重自由放声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我觉得,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课堂教学中体现得不好,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张扬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对问题独特化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评价,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而我在课堂上只就本篇课文内和练习二中有关曹操的两个事例来分析,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曹操形象自由发言,来评价小说中的曹操和历史中的曹操,不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曹操,而且更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在重点讨论的杨修之死的原因时,我引用了史料——杨彪、杨修、孔融、祢衡等与曹操的关系。致使学生将杨修死因大多都定位与杨修本人恃才放旷及杨、曹两人的宿怨,而忽略了曹操的阴险狡诈,更忽略了杨修卷入曹丕、曹植可怕的政治斗争风波中这一至关重要的原因,使得课堂最该出彩的地方没有出现高潮。以后我要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一些自由畅谈的活动,让学生获取最真实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5.18 杨修之死(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