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八年级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教师的教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归纳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唯物史观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提前预习一、基础巩固1、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在()A.1952年B.1953年C.1955年D.1956年2、不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是()A.农业改造B.手工业改造C.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土地改革3、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D.跨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导入新课复习提问:“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用先进的科技和设备,所以速度快;而农业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缓慢。)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农业生产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后的小农经济,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3第21页两幅插图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越性,踊跃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高潮。)教师过渡讲解:与小农经济很相似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动下,也形成了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温故知新提前预习早有感知合作探究建构知识基本完成了。二、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2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3根据21页“动脑筋”: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巩固所学二、图说历史说一说以下图片反映的情景发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三、材料解析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过去有些人怕社会主义这一关难过,现在看来,这一关也还是容易过的。——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哪一年?它的实质是什么?(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哪些缺点?四、学习探索从历史上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苏联和东欧采取了比较激烈的突变方式,中国则是通过有步骤的和平赎买实现的,创造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请你思考一下,为什么说和平赎买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查漏补缺巩固所学农民代表向党中央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