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开原市八年级历史上册1.3《收复新疆》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疆,得到朝野爱国者的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②难点:收复伊犁的重要性和付出代价的必要性。用一大块土地和大量赔款去换取一座山城,有没有必要?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和接受。课前导学师:提前预测课堂上的多种情况,设计几种活动方案:如辩论、讨论、小品或历史短剧等。生:准备导入新课的导入词。搜集、查阅资料进行知识补充,并自办本课知识小报。设计“海防”与“塞防”之争的辩论词。学生自编历史短剧《左宗棠抬棺上征途》。通过课下搜集的有关左宗棠的资料,如在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功与过,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渗透点①学生朗诵清代诗人杨昌浚的《七绝》,导入新课,文史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②出示中国填充地图,让学生找出新疆的方位。再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进行学科渗透。③学生自制图表,操作性、直观性、科学性相结合。④通过“海防”和“塞防”的辩论,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⑤通过学生自编历史剧《左宗棠抬棺上征途》再现历史,理解左宗棠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教学资料①多媒体教学设备●○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谁来做今天的复习小导师?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争做复习小导师,带领大家复习旧知识。根据教师对学生准备复习资料的了解,有选择地请一位复习小导师。复习完旧知识谁带领大家进入今天的学习?(提前预测导入方案。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多种导入方案。)学生根据课前准备,争做小导师。①用优美的维吾尔族乐曲引出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导入小组竞争,教师有选择地请一位小导师。预计还有的导入方法:①从上节课沙俄对我国边疆地区的侵略导入。(根据情况及时评价)同学的导入非常精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收复新疆。(板书)新课。②学生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导入。由准备较充分的小组选一名成员,导入新课。②两次鸦片战争后,我国还有哪些地区遭到外国侵略?导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师板书①阿古柏侵占新疆关于阿古柏侵占新疆的史实,哪个小组做好了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及时补充订正。学生答完后,教师总结评价。学生做知识要点发言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西北边疆的重要屏障。②演示新疆地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趁虚而入,割占了我国新疆西部大片领土,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划进了沙俄版图,沙俄对此并不满足,一直虎视眈眈整个新疆。③控制印度的英国也想夺取新疆。④1865年,中亚浩罕国派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并在新疆建立政权,对新疆人民实行野蛮统治,把新疆变成人间地狱。⑤沙俄支持阿古柏对新疆多媒体演示新疆地图进行点拨。一个学生讲述,本小组同学可做补充发言。学生历数阿古柏在新疆的暴行后,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为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一目奠定基础(埋下伏笔)的侵略。⑥俄出兵占领伊犁。面对新疆局势危急,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产生分歧。由此导入:板书②左宗棠收复新疆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边疆,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为此清政府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让学生分成李派和左派就“海防”和“塞防”孰轻孰重展开辩论。学生分组辩论:李派:不收复新疆,于肢体元气无伤;而海疆不防,则心腹之患愈烈,因而要将主要经费用以扩充海军之需,加强东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教师评价刚才同学们辩论很激烈,显示了良好的才能,对课本内容掌握理解的也比较准确。同时强调:在经过“海防”和“塞防”之争后,清朝政府于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左派:新疆乃中国西北门户,若此地一失,则沙俄南下。英军东进,塞外无险可守,塞内必险象环生,必须“塞防”、“海防”并重。主张“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通过对左宗棠的评价既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教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