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4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4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4
24《诗经》两首一、自学导航㈠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知识,认识其文学地位;2.理解内容,体会人物细腻的情感;3.反复诵读,体会语言的节奏美、音乐美、意境美;4.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㈡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二、自主学习1、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及文本,了解相关文学常识,自主解决生字词读音。2、查找资料,了解《诗经》的常识。3、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圈点,认真思考“自主训练”中关于“文本理解”的练习题。三、自主训练(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三部分。(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溯洄()()坻()荇菜()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把广兰路过聊天哦佛人人;楼佛理复古风格;,。不,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不能,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jūjiūyǎotiáohǎoqiúwùmèisùhuíChíxìng2、(1)《诗经》305风雅颂(2)赋比兴(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二)文本理解1、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析]我国远古时代的诗论就提出“诗言志”说,因此,读诗应该努力分析、感悟出蕴藏在诗歌字面背后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析]本题考查《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事;所谓“比”是譬喻和比拟;所谓“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朱熹《诗集传》)。但是,关键不只在于识别,更在于体会这些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3、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析]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参考答案]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4、《关雎》和《蒹葭》两首诗歌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参考答案]重章叠句的形式,即重复的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省金堂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