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实验中学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利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②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及其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③说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根据收集的地理信息、资料,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②通过探究,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古老性。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澳大利亚动物图片,澳大利亚地形图、气候图,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澳大利亚城市风光图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或图片。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前地理演讲学生演讲,师生共同评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澳大利亚城市风光图”。【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美丽的澳大利亚,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师问:提到澳大利亚,大家会想到什么?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争相回答有关澳大利亚的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积累材料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个美丽而又独特的国家——澳大利亚。新课教学: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师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根据教材、收集资料回答)师问: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澳大利亚动物》录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古老生物?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①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②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③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知识链接播放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图片知识。】学生分组讨论,联系所学知识,观看录像分析总结。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并指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感悟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进入探究式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运用材料,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此外,通过讨论,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过渡:澳大利亚尽管古老的动植物多,但如果从数量的多少来说的话,澳大利亚在世界上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国家居然有将近2亿头羊,是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师问: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农牧产品吗?学生:回答、举例。教师:在一些羊毛衫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标签:100%澳毛。说明这羊毛100%来自澳大利亚。教师向学生展示标有澳大利亚羊毛标志的标签。【设计意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从穿衣入手,是知识的学习接近生活,体现“教会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东西”的理念。】教师:澳大利亚羊毛质地优良,畜牧业发展很早。羊毛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多媒体演示:绿草茵茵,羊儿悠闲的牧场情景。。【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师问:你们知道吗?澳大利亚本来是没有羊的。那么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请大家阅读教材76页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展史,同时为后面活动奠定基础。】师问:阅读材料中提到,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有哪些适合的自然条件?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活动参考: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师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学生: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你会把牧羊场建在哪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建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