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一、课标及考试要求1.简述九一八事变史实。2.简述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楚简洁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和地图、图片,培养学生从中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对于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必须进行历史认识和清算。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精神证明了党的决策的正确和伟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教学过程——问题与探究(突破重难点)1.播放电影《松花江上》的插曲,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什么?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歌曲中蕴含了东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日寇的愤懑以及家破人亡的惨痛。事件是九一八事变。2.阅读教材第70页一、二段,回答什么是九一八事变?注意“预谋”二字含义?日本为什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注意时、地、人物、结果。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3.九一八事变时,当时的中国的中央政府是哪个政府?对于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当时政府的代表及其态度是什么?怎样评价不抵抗的政策?(从结果看)蒋介石这种态度的原因是什么?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迅速沦亡,是反动政策。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要集中力量镇压中共、人民革命。4.面对九一八事变,中国其他各派态度如何呢?掌握抗日义勇军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的相关史实,两者起到的相同的作用是什么?中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其杰出代表是抗日义勇军和中共领导的抗日联军。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5.什么是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讨论)西安事变中张、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注意概念的要素。中日民族矛盾是根本原因、中共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要求、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是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逼蒋抗日。6.西安事变是如何解决的?(结果如何)和平解决7.阅读教材72页73页分组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西安事变的爆发引发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杀蒋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内战,更有利于日本人侵略,加快中国灭亡。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不杀,逼迫其抗日。8.阅读72页第二段,思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中国时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敌对关系。十年内战。内战基本结束。合作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本课小结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制造的借口,是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重要步骤。九一八事变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以后我们还将学习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中共的敌后抗战等内容,抗日战争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随堂练习1.蒋介石致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其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是指:()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2.蒋介石对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