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气象物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气象物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气象物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气象物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
《气象物候》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yùn()育峰峦()点缀()销声匿()迹倾()盆农谚()风雪载()途piān()然归来二、诗文名句填空1.,无花只有寒。2.月黑雁飞高,。3.竹外桃花三两枝,。4.,当春乃发生。5.,乱红飞过秋千去。6.绿杨烟外晓寒轻,。三、问答题1.找出文中反映气象物候的谚语,并写出两句文中没有的。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说明其中的物候的规律是什么?揭示了土壤中营养物质的积累过程,蕴涵生物循环规律。3.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4.“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清明时节,南方来的暖空气增强,在北上的过程中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降水,因而江南一带阴雨连绵的天气。5.下面是淮安5月6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50字左右。5月6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雨温度:20—280C风力:<3级今天多云转阴有阵雨,温度20—280C,风力小于3级,出门的朋友,请带上雨具,雨天路滑,请请注意安全。6.请用平时积累的知识来解说下列诗词中的物候现象(1)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时逢盛夏,可是“天山”之上却依然白雪皑皑,只有寒冷,没有烂漫的鲜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2)有人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人说“天有可测风云”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A:我认为“天有不测风云”。科学虽然发展了,人类对气象的观测能力提高了,但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人类到目前为止上不能完全解读出“大自然的语言”,印度洋地震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便是明证。可见天有“不测”风云。B:我认为“天有可测风云”。大自然虽然变幻莫测,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天气的认知能力和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再是束手无策,人类可以凭借高科技来预测天气。7.在学习“气象物候”专题的小组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了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8.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所蕴含的物候现象。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A句反映了物候与纬度有关系;B句反映了物候与地势高下有关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气象物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