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第8课致女儿的信》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2.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用故事去阐释道理的方法,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2.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走近作者: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了40多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童话故事。几乎每年出版2部著作。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他的著作被称为“教育百科全书”。一、预习检查1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忐忑(tǎntè)繁衍(yǎn)刹那(chà)怒不可遏(è)一抔黄土(póu)2.解释下列词语。忐忑:心神不定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宿愿:一向怀着的愿望。伫立:长时间站着。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二、自主学习1.浏览课文,试着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第一段(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第二段(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第三段(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2.故事中,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哪三种东西,上帝有何反应?这三者有着怎样的联系?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上帝看到的东西上帝的反应第一次爱情勃然大怒第二次忠诚怒不可遏第三次心灵的追念思索着离去作者之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是因为这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怎样理解?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4.过早地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请你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此题具开放性,无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有人认为,早恋现象如果不能得到正确引导,会对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1.分散精力,影响学业;2.感情冲动,种下苦果;3.涣散意志,影响风气。有人作过追踪调查,发现早恋者婚姻的成功率极低,中学时代相互热恋的人,最后能组成家庭的并不多。为这种苦果多于甜果的爱,而耗去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未免太可惜了。三、课后作业:练习册P16:积累与运用1-3四、拓展延伸1.摘抄有关爱情的成语、诗词、名言警句等,了解我国古代象征爱情的物品。成语:海枯石烂、地老天荒、信誓旦旦、如胶似漆、永结同心、情投意合、甜言蜜语、一心一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雁邱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桐》名言:1.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鲁迅2.生命因为付出了的爱情而更为富足。——泰戈尔3.爱我少一点,不过久一点。——犹太格言4.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莎士比亚5.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6.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入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7.成熟的爱情,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英)狄更斯8.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万州区塘坊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致女儿的信》导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