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2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2
古诗二首一、教学目标:学习古人丰富的情感,欣赏诗中的名句,揣摩其深刻的含义,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二、教学重难点1.领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2.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领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自学交流1掌握两首古诗的大意。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遍。3.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4背诵大比拼。规定5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最快最好。请背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无题》1.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独立思考理解:(1)“无题”有几种情况,你以为何种在鉴赏中更重要?(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3)三、四句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5)“蓬山”是目的地,还是出发点?(注意句式倒装)(6)“殷勤”意义(古今异义)2.学生讨论、核对,选生讲,教师补充。3.请大家分组讨论:(1)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2)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四、展示点评:这首诗,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三、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却又表明相会无期。三、四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两句就转到对方身上,想象着对方别后的可怜生活。5.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受意境。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附:板书设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弃置身”愤激之情颔联:运用典故。《闻笛赋》“烂柯人”感叹之情。颈联:千古名句。“沉舟”“病树”自比之意尾联:点睛之笔。“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之慨五、达标检测1.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是、。分别表达了怎样深沉的感情?。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的含义有二:其一是;其二是:。3.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的气概。4.诗歌的内容表现出的关系,感情基调是。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的诗句是,。一、给加点字注音云鬓()殷勤()夜吟()蓬山()二、填空: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2、这首诗一般被认为是___________的诗.3、诗中运用比喻,表达了两人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的“千古绝唱”的句子:____,。4、运用景物描写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的句子:,。5、“相见时难”中的“难”是指______________,“别亦难”的“难”指______________。三、选择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字使有凄楚的感觉。B、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所爱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D、全诗把别后相思写的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令人动容。四、(1)“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六、反馈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