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新人教版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3、边读边画出文中一些精辟的语句;概括出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从而快速把握文章;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情感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重点难点:1、积累文学常识;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结合闻一多先生伟大人格,从而进行个人的感知领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活动设计一:1、导入新课:教师上课不作任何提示就播放《七子之歌》,听完后教师提问:这首歌在那一年唱的最响?这首歌的作者是谁?你对他了解多少?2、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臧克家:当代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29年还乡,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193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学任教,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抗战爆发后,诗人热情地奔赴抗日前线,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1942年秋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十年诗选》及长诗《古树的花朵》等。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文讯》,写了许多揭露、批判国民党统治的政治讽刺诗。1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朱自清曾说:“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茅盾曾说:减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①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②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③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4、臧克家和闻一多:知遇相惜,亦师亦友。5、所以这篇文章展现给我们的是:大师笔下的大师,巨人心中的巨人。活动设计二:1、自由阅读课文,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①生字:地壳无暇赫然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校补澎湃沥尽群蚁排衙迥乎不同②解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不窥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兀兀穷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教师明确:“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②、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教师明确: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③、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