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1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2学情分析本班学风积极向上,学生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上完成学习目标,课下巩固练习,尤其是文言文,背诵翻译任务重,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远远跟不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步伐。3重点难点体会本文寓理于事的特点,认识到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乘船1、由船的图片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2)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在教师示范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点字的读音歆()辄()携()邪()拯()活动3【讲授】再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之后检查朗读效果活动4【讲授】三读课文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译课文并解释重点字词,注意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活动5【活动】交流展示各小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词句,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词句提出全班共同解决,之后请小组代表展示翻译效果,教师适时评纠活动6【活动】合作探究1、“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是怎么评定华歆、王朗二人的?2、读完《乘船》,它给了你什么启发性思考?先学(1)学生自主思考(2)小组讨论,并将结论汇总后教(3)小组代表展示(4)教师适时点评并明确明确:1、华歆,为人谨慎,考虑实情细心周到,重信守诺。王朗,热心果敢,但做事缺乏考虑,没有远见,轻诺寡信2、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活动7【讲授】课堂小结主题:本文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活动8【练习】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粗字词的意思俱乘船避难()歆辄难之()遂携拯如初()有一人欲依附()宁可以急相弃邪()幸尚宽()既已纳其自托()本所以疑()2、准确翻译下列句子(1)幸尚宽,何为不可?(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活动9【作业】布置作业复述这个小故事,回家后讲给你的父母听,并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采访他们,之后把采访的感受写在日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