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鲁迅的哪些小说?,鲁迅一生共写了33篇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凡读过这篇小说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现实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呢?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孔乙己》信息————感知感知字词,预习检测:1.字词:咸亨()酒店砚()附和()羼()阔绰()蘸()舀()打折()了绽()出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不屑()置辩——颓唐()——感知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字,人,笔名取“愚鲁而迅速之意”。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家、家、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社戏》一文就出自《》);散文集《》,我们七年级学过的课文是《》。散文诗《》。本文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请你默写出鲁迅的两句诗:,。感知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1917年在十月革命启示下,李大钊等领导和策动了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文化教育进行猛烈抨击。鲁迅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战斗,继《狂人日记》之后,写出了小说《孔乙己》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并揭示那个社会芸芸众生的昏沉、麻木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感知文体常识:1.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这是小说的基本目的。2.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是:、、。3.小说的情节由四个因素构成:、、、。小说的情节起着表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作用。情节部分可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亦可通过表现人物性格间接服务于展现社会。4.小说的环境分为和。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5.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方法有:、、、等。感知课文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2、分析课文(一)快速阅读,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划分段落层次。(二)社会环境分析思考下列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2、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思考)3、“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明确:4、开头两段从容地勾画了清代末年江南小镇以酒店为中心的社会风俗画,然后再写孔乙己出场的热闹场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朗读第2、3节。思考:1、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2、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3、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三)分析孔乙己的典型性格。见《基础训练》1、思考:第九节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2、“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用意?明确:总结概括: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