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感受春天的气息》教案课型:作文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并用最恰当的词语描摹所观察的景物。感受大自然,并用心捕捉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用笔书写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二)能力目标:1、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体验春天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使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养成探究习惯。2、通过现场看图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综合活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文章(包括诗词)的积累。2、口头表达训练:关于春天的景色描述(看图的、心中的)教学难点:能够细致入微的将观察到的景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教学关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然,形象的描述。教学方法:1、展示法2、表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挂图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提到“春”,许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东风浩荡、阳光明媚、百花争艳的美好景象;一提到“春”,许多人就会体会到无限的生机活力和无穷的生命力量。所以,古往今来,许多画家、散文家、诗人都会用他们传神的笔,去描绘春天的景象。是的,春天是美丽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感受春天的美丽吧!二、美文赏析: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说起朱自清的《春》,就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好像每个人都会随口进行大段大段的朗诵。因为,他不仅仅描绘出了现实的春天,更写出了每个人心底对春天的渴望。又是一年春来到,你是否也想拿起笔来讴歌这美好的大自然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三、写作导引:如何写好写景作文:人类生活在五光十色的自然之中。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构成了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必须要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以至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样的作文呢?(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三)、要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1.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2.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3.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四)、要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五)、要抒发感情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六)、要文辞优美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四、课堂小结。五、课堂练习:古往今来描写春天的诗词、文章。六、作业:收集有关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以及古今中外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