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承诺的分量课题第9课承诺的分量教学目标1、了解承诺的内涵,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感受信守承诺的重要性;2、明白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3、懂得在许诺时要量力而行,感受信守承诺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2、信守承诺获得回报;3、学会承诺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1、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2、兑现承诺需要付出代价;3、诺前量力而行,在承诺后尽力而为。教法创设情景、案例分析、探究讨论、启发法学法讨论、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安排三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生活中的承诺3、承诺对社会的意义(1)公安机关的承诺学生阅读课文了解110的工作情况P101思考:A、110服务中心的承诺内容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B、材料中的“帮人取出忘在家中的钥匙,代换液化气,甚至家里的猫跑到树上不下来也有人拨打聆听学生列举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10”,这些属于110的职责吗?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C、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警察,你会怎么做?教师:总结、评价(4)国家对国家的承诺(书本103页)反映了国家的信用程度(5)其他行业的承诺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其他行业的承诺如:商家的承诺(全国百家知名食品供应商,在上海市南京路上签订安全质量承诺书,旨在从整个供应链上共同营造放心食品销售环节,一些食品供应商代表在象征“一言九鼎”的大鼎上签下庄严一笔。)(6)看了上述材料,你对承诺有了什么新理解?这些承诺兑现与不兑现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老师小结:承诺给别人的是一份期待,给自己的是一份义务;承诺是要努力去兑现的;不努力兑现承诺,不仅要受到心灵的拷问、道义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上的惩罚。自习书本知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列举事例。反思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我应该怎样做?许诺之后,不努力地去实现实现承诺,,而让许诺成为一纸空文,那不仅要受到心灵上的拷问、道义上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的上的惩罚,因此我们要谨承诺,重践诺。不要轻易许诺,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特殊原因及早说明三、巩固练习第二课时承诺是金1、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提问: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承诺,你能说出几例吗?自我反省:你在生活中信守承诺的情况如何呢?(结合书本P105“感悟”)教师归纳: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兑现自己的承诺,有少数同学由于一些原因没能兑现承诺,事后思考回答学生阅读,谈感受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也都做出了补救措施。看来同学们都懂2、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板书)想一想: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出现不能兑现承诺的现象呢?教师归纳:1、不轻许诺言;(《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2、不能兑现——宽容(对他人),想办法弥补(对自己)3、想办法提醒自己尽可能兑现承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去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生活中总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回归生活:生活中有还哪些不践诺的现象?3、信守承诺会得到回报为了一句承诺,陈健付出了很多,也正因为他的诚信,让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人们无私的帮助:可见,诚信的回报P106教师小结:只有把信守承诺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去,诚信才能变成一种民族精神,变成我们中华民族无往不利的法宝!三、巩固练习:请设计一份中学生誓词。第三课时学会承诺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书本p108拿破仑的许诺二、学会承诺解读老子语:轻诺必寡信完成对话小结:1、为什么要学会承诺?学生回答思考回答思考讨论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事先没有衡量自己的能力,欠缺缜密的思考而贸然答应了别人,事后又因自己能力有限而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2、怎样学会承诺?(1)学会承诺,就必须在承诺时量力而行书本109页的故事,探究(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尴尬?(2)你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许诺及兑现诺言的方法?(3)想想看,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师:生活中的尴尬是可以避免的,但兑现不切实际的诺言不能通过谎言等其他不道德的行为来弥补。你是如何理解“一个许诺多的人,必定会负债累累”的?情景模拟;情景一:考试前,你的好朋友要求你考试时将答案给他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