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加大科技的步伐—科教兴国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教兴国教学重点: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学难点: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过程:导入“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讲授新课“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一、教育是基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因此,科教兴国必须兴教,这是历史和现实摆在我国亿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科技是关键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为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从“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明确提出,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再到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中国科技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当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也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的时候,教育必然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科教兴国,基础在教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母机”,直接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光荣而又崇高的责任。尤其是高等学校,不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且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正日益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和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三、小结:学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