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混合物与纯净物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课题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方法;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3.完成时间15分钟一教材助读1.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法国化学家,他得出了空气由和组成的结论。2.你能说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原理吗?3.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4.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三预习自测1.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氧气____,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和杂质。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水蒸气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下列步骤的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先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②用燃烧着的火柴检验瓶内剩余气体时,火柴熄灭,说明主要是氮气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人瓶内,并把塞子塞紧④冷却到室温⑤打开弹簧夹,水压入集气瓶中,并接近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⑥先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⑦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⑦⑥②⑤④③①B.⑦⑥③②⑤①④C.⑦⑥①③④⑤②D.⑦⑥①③②④⑤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洁净的空气5.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海水D.二氧化碳、液态氧气?我的疑惑: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要保证实验成功应注意什么?2.洁净的物质就是纯净物吗?二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空气的成分1、了解有关空气组成的发展历程——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1)汞是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液态的金属,颜色是(2)加热密闭容器生成的红色粉末是(3)拉瓦锡实验所得到的不成熟结论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检查气密性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能燃烧产生白色固体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约占之一【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观看实验装置图,你能说出所用的各种仪器名称吗?(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总结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4).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气密性好,红过量,燃烧鍉插入速度要快,等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5).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图1(试管为20ml)针对训练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不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还说明了有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气体(至少三点)等物理性质(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摇气密性不不好,有一部分水停留在导管里,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夹。(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气密性好。【拓展延伸】2.如果在课本实验中用蜡烛代替红磷,可不可以?为什么?(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硫燃烧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