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生寓言之一——《月亮和白兔》总授课时数总第课时设计者调整与思考本课2课时授课者执教时间2010年月日授课班级课型新授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查资料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教学重点联系实际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教学难点联系实际学会正确对待荣辱,正确选择人生。教法、教具及资源合作探究教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调整与思考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简介寓言: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二、朗读并正音释词:让学生挑出好词并解释嬉戏(xī)禀告(bĭng)厄运(è)皎洁(jiǎo)慷慨(kǎi)迭(dié)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慷慨:不吝啬。闲适:清闲安逸。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险象迭生:危机的情况一次次的出现。三、整体感知: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朗读并正音释词可先让学生挑出好词并解释七年级语文(上)学科(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调整与思考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拥有自己应该且能够拥有的东西,才能泰然。对不该和不配拥有的东西,不抱非分之想。)四、探讨研究: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五、拓展延伸: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2、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4、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整体感知:拥有自己应该且能够拥有的东西,才能泰然。对不该和不配拥有的东西,不抱非分之想。探讨研究拓展延伸作业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板书设计人生寓言《白兔与月亮》——“随遇而安无欲则刚”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