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思品主题6.1《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任课教师课型综合问题解决课课时2授课日期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能力目标:1.结合我国人民广泛行使国家权力的事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从各级国家机关要依法行政、人人要依法办事两方面,说明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知识目标:1.能叙述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2.能说出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3.能举例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能举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5.能举例说明依法治国的要求。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依法治国的要求。学习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国的要求。课程标准依据知道依法治国就是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学生学习过程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引入主3分钟创设语言情复习回顾: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课内容属于政治建设——导入新学生答是个建设相互协调,彼此促进。题。景:课。自主阅读,生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0分钟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问题小组评价情景:【自主学习】提前下发导读单: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标注重点(参照自主学习的问题)问题。2.学科长组织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导读单上的自主学习的问题。3.学生试着自己提出问题。4.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问题。1.自主阅读,独立思考。2.学生完成导读单上的知识要点梳理。3.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相关问题。把重点在书上划出。4.学生通过预习,自主生成问题。汇报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点拨。20分钟28分钟创设问题展示、合作解决情景:教师设计问题: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并进行及时评价。(帮助学生在课本标注关键词)1.多媒体显示:权利和权力的区别引导学生概括,点拨学生理解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2.多媒体显示: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图示说明。教师点拨:(一)人民当家作主1.每个小组回答一个问题,随机抽取。2.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3.展示的同学声音要洪亮,面向大家。演示的同学进入角色,表演尽量到位。4.学生在课本标注关键词。【第1题】图景1:权利与权力【第2题】多媒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1.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2.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3.如何体现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使权力。4.这就是人民当家当家作主。5.这种制度就是——人民代表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中央机关的关系。1.全国人大的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主要理解任免权、决定权。让学生简单叙述概念的基本含义。1.先让学生看结构图叙述,2.如何理解“根本”。学生要明确:任免有选举和决定两种形式。决定主要是针对总理,总理是由主席提名的。1.学生叙述概念含义2.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度依法治国的要求:(1)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依法治国的要求,注意对着四方面的要求认真领会,不要弄混了(2)具体要求。通过案例,认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列举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思考、讨论:1.有法可依;2.有法不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立法情况,分析立法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问题,与学生一同感受社会主义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归纳,收获反思。7分钟创设反思、归纳情景,记忆重要考点:1.多媒体显示:概括总结图表。2.多媒体显示:(中考链接)合作探究试题。抽查学生。3.教师组织概括出重要考点。4.学生记忆重要考点:1.学生随教师概括,理清思路。2.学生小组探究试题。2.归纳重要考点。3.记忆重要考点。课堂检查知识巩固12分钟知识巩固环节1.检查背诵情况2.做导读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