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球”形地球的发现和证实的过程,体会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重大意义。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自主探究,体会人类为证实发现所体现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说明:本文选自《世界大发现》,是一篇科普知识文章。文章语言朴实、条理清晰,在介绍人类发现和证实“球”形地球的过程中,体现了科学探索者所付出的艰辛和此举在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意义。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心,通过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自悟自得、主动发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讨麦哲伦能成功证实“球”形地球所具备的多个要素,体会人类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2、难点:学生能围绕文本探究重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析疑能力。说明:本文教学重点设计为对麦哲伦获取环球航行成功的要素的探究,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立足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析疑能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方说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霍金……。同学们,人类历史上有很多第一次。比如说人类第一次使用火,人类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那么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是谁?他为什么要环球航行?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人类的第一次环球航行》二、资料助读(1)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的几十年里,先后七次下西洋,比哥伦布航海探险早了87年,他所到之处带去了中国人的友谊与文明,被后人称为世界航海第一人。(2)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3)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是开拓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的地理大发现家,他实现了从西欧经海路抵达印度这一创举而驰名世界,并被永远载入史册。(4)世界航海家费尔南多·麦哲伦,葡萄牙人,他率船队历经千辛万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从而最终证明了大地球形说。(5)英国航海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进行了3次探险航行,他在太平洋和南极洲的伟大的航行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是第一位绘制澳大利亚东海岸海图的人。三、整体感知1、看拼音,写汉字浩hàn(瀚)无垠miù(谬)说无可biànbó(辩驳)tuí(颓)废diàn(奠)基chǎn(阐)释2、对形近字或易混淆的字进行辨识。例:揣(chuāi)端(duān)踹(chuài)喘(chuǎn)瑞(ruì)湍(tuān)桅(wéi)跪(guì)诡(guǐ)脆(cuì)3、文章结构网络: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远古的错误认识与对此的怀疑——质疑。第二部分(第6-7段),提出“地圆学说”——发现。第三部分(第8-14段),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证实。第一层(第8-9段),写麦哲伦第一次航行开始。第二层(第10-11段),回顾麦哲伦制定环球远航计划的过程。第三层(第12段),写麦哲伦航海的艰难经历。第四层(第13-14段),写环球航行的重大意义。本文围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展开,叙述了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使人们不仅了解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结论,而且体会到探险家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四、研读课文1、思考:“球”形地球的发现和证实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1)古代传说:盖天说和盾牌说(2)人们发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直的。(3)古希腊哲学家中出现各种学说。a)柏拉图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地是球形;b)亚里士多德用事实进行论证,成为地球概念的真正奠基者。(4)15世纪初,葡萄牙人胜利进行西非航行(5)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远航,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2、说说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这种情况使人们发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直的。不能。“在大范围内”指在较广的地域内,删去后就变成在短距离之内地面也不平直,不符合事实。(2)第一个公开发表“地球”概念的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不能。“公开”指向大众告知,因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