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西安市第七十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反思授课教师授课时间10.11班级初一二班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重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心理描写写作技巧。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知识链接一、走近作者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宇宙间》等,是文化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莫顿•亨特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二、了解背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学法指导1.标注文章段落序号,扫清文字障碍,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在书本上做好批注。2.完成练练测测题目:1、2、3题书面完成,4题只需自查记忆。3.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预习设计自主学习指导: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七月的一天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人物:我,小伙伴们起因:玩其它游戏玩厌了,很久没爬悬崖了经过:我爬上后不敢下来,经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结果:顺利爬下悬崖。文章脉络:(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二)、经过(4——15)中途被弃,进退两难(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四)、启示(23)走一步,再走一步(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五个小朋友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就想去爬悬崖。当“我”爬到悬崖的石架上时,由于害怕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小朋友们却弃我而去。最后在父亲的指点下,“我”摆脱困境,爬下悬崖。这次冒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3)悟出的生活哲理: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你以往的经历中,有没有攀岩或者登山?在攀岩和登山的过程中,你是怎样的心情?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思考时间,请踊跃的举手发言。同学一:刚开始是害怕,中间很累,到了山顶就很有成就感老师:很好,形容的很具体和贴切,同时打开ppt第二页,让一位同学念作者档案老师:据我所知,作者年幼时期,曾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而且在母亲的警告之下,不去做任何冒险的活动,他成年之后的工作是飞行员,那么他是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和改变,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和心理专家的呢?我们来课文一探究竟——二、明确课文重难点齐读ppt重点:积累生字、生词,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学会速读并复述课文情节。难点:学习课文中成功的心理描写,探究题目含义。三、预习检查1、生字词,随机点一名同学念PPT第四页的生字词,念后让同学们纠正,并且齐读两遍/2、知识抢答迅速在ppt上打出问题,让同学们抢答,明白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即记叙文六要素。四、合作探究1、“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点拨:“我”的心理状态是颤抖、恐惧词语: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句子:我的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