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程标准以北京人为早期人类代表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三、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破坏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危害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危害祖国统一。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课件展示导读提纲,学生自主学习后,转入新课探究。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2.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二、北京人1.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存年代: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2.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要求学生分组讨论。3.多媒体展示问题: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呢?(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煤的自燃、偶然碰撞生火)北京人用火来做什么呢?(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读第4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些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4.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六、板书设计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