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提纲★1、快乐人生三句话?①太好了②我能行③我能帮你吗?★★2.什么是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3.知耻与自尊的关系?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4.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产生的原因?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儿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复习巩固5.为什么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自尊的人知道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P10第一段)6.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P9最后二行)②尊重他人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自己。(P11第二段)③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P11最后段2-3行)“自尊人尊,自尊尊人”“爱人者,人爱之,尊人之,人尊之。……人心与人心之间,象高山与高山之间,你对对方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那么,对方心灵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恨你,对方决不会回答我爱你。”——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古话说得好:“志者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自尊比吃饭更重要”“自尊是生命的衣裳。”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1、如何理解“自尊者豁达”?2、怎样对待议论与批评?3、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什么?4、怎样做到尊重他人?课堂预习答(P14第一段第一行)①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感受自尊的快乐。(P14第三段第一行)②自尊要适度答:(P14第二段第4-5行)对待他人的议论和批评,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答:(P15第一段)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答: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已及人。(P15)①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P12第一行)二、自尊者豁达(如何理解“自尊者豁达”?P13-14)三、善于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表现?(P15第二段)①对人有礼貌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尊重他人的人格。2、怎样做到尊重他人?(P15第四段)①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故事:一、维护人格最重要请问: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城呢?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晏子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注: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如果你得知有人曾说过你的坏话。正月初一早上一开门,你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装着骨灰的陶罐。如果你是一名老师,班上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你后背洒墨水。•武则天常听众大臣说狄仁杰为人宽厚。于是,她故意要试试狄仁杰,就问他想不想知道谁在背后说过他的坏话。狄仁杰坦然地答道:“如果臣有过错,臣便改正;至于有人到朝廷讲臣的不是,臣不想知道是谁。”•那个乡下人把陶罐拿到田里装了泥土,并种进一棵梅花。又是年初一,花开了,他悄悄地把花送回那仇人的门口。在这一天,仇人羞愧地来到这位乡下人家里作揖说:老兄,我输了。•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老师后背洒墨水,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写了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对老师更加敬仰。“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维克多.雨果1、宽容是一种伟大。自尊的人要懂得宽容,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还要学会用幽默去化解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尴尬。豁达—宽容、开朗、幽默阅读思考一次课间休息时,小林无意中听到有同学在背后议论他,说他是一个虚伪的人,小林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在背后这样说他。他气坏了,冲过去对那个同学挥了一拳,结果把同学的鼻子打出血。有人说小林的行为是一种自尊的表现,对别人的错误评价就是不能留情,一定要立即予以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