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p110—149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p111---125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课时)p112—-119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2)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3)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4)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难点: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2、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约5分钟从2013年开始,在全党全国开展以实践群众路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要求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如何实现这一理想?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二)、学生预习:约5分钟要求事先预习,在课堂上在用时阅读新授内容约5分钟。(三)、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约5分钟引导学生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不分大小,适时在黑板写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三)、师生解答问题:约20分钟对课本活动内容的解答:活动1:你能想象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吗?p112经济上:高收入,物价稳定;政治上: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文化上:文化素质提高;活动2:阅读教材P113上-中下的材料,结合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和事例,谈谈你对中共先进性的认识。三个代表:(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活动3:我眼中的小康p115图片(用多媒体展示略)活动4:联系教材P117中的材料,结合历史知识,说明人类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中共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答:p117N1活动5:想想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地方。思考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答:(1)不和谐地方:①诚挚友爱②民主法治③公平正义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2)建议:①和谐家庭:父母不拆子女信件帮父母做家务,赡养扶助父母慰藉父母父母要用健康言行适当方法教育子女;②和谐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快乐校园;保持校园环境优美,建设生态校园;尊师重教;开展“希望工程”捐助活动等。]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解答:1、人类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p112-113(1)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2)、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国一百年目标)(3)、关系: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是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③、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2、如何认识从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p115—116(1)、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面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建党一百年目标)3、如何理解我国的和谐伟业建设?p117—119(1)、实现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