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思品主题《承担对社会的责任》任课教师课型综合问题解决课课时1授课日期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能力目标:我们能认识到服务社会、热心公益的意义,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知识目标:能结合实例说明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能概述出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学习难点:把承担社会责任和热心公益事业落到实处。课程标准的依据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学生学习过程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创设情境,引入主题。5分钟新闻播报创设语言情景:新闻:新闻播报,学生谈感想或者评论新闻。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课。自主阅读,生成问题。10分钟创设自主学习情景:1.【旁白】请同学们按要求自主学习,通过自学,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也会有一定的问题。2.教师深入小组巡视指导。注意:第1题:(怎样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结1.自主阅读,独立思考。2.学生完成导读单上的知识要点梳理。3.学生要结合时政说出感受。①本职工作,胸怀天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②尊严、荣誉、利益③为国分忧,合时政大灾大难、国家主权、领土、构建和谐)第2题,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个人和社会意义。拓展出来社会意义)第3题:结合“七城联创”,教师志愿者。(路口站岗)勇担重任,共度难关。④民族复兴。4.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②有利于传递正能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小组讨论,解决问题。2分钟创设问题小组评价情景:1.学科长检查组内自学问题完成情况。2.教师巡视督促。1.学科长检查。2.学生配合学科长。3.没有完成的学科长帮助,组内解决。汇报交流,达成共识。10分钟创设问题展示、合作解决情景:【旁白】:经过自主读文和组内的交流,你有哪些收获或感悟,来给大家展示一下:教师设计问题:1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2.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是什么?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回答,展示,并进行及时评价。1.主动解答别组解决不了的问题。2.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结合时政大灾大难、国家主权、领土、构建和谐:保钓事件、伦敦奥运会、第二届国际那达慕、七城联创等)。3.展示声音洪亮,面向大家。演示的同学进入角色,表演尽量到位。总结归纳,收获反思。5分钟创设反思、归纳情景,记忆重要考点:1.教师组织概括出重要考点。2.学生记忆重要考点:(1)怎样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2)公益活动的意义1.归纳重要考点。2.记忆重要考点。课堂检查知识巩固8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检查:1.效果检查题。3.教师点拨第5题:情景分析:公益活动的意义。第7题:一个普通渔民的据理力争,给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怎么样的启示?1.学生完成效果检查题。2.学生对答案。①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或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②维护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或我们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或传承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或传承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③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④做有正义感的人,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课外拓展如何理解“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板书设计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