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旋律》知识目标:1、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能力目标:1、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2、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芒种”一节,我们深深感受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收获场景,下面我们一起随作者了解日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人们的悠闲与幻想。二、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关于夏至的景物(动植物)三、通过这些景物体会夏至的特点四、品读:赏析你最喜欢的章节,画出欣赏的句子,并说出欣赏的理由。(从词性、句式、修辞、感情色彩、词义等方面赏析)①学会品读动词.形容词.叠词.名词等.②学会体会短语所创设的美.③学会体会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丰富的含义.④学会体会作者灵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的方法.⑤体会长短句式相间,文章读来琅琅上口的特点.附录1日轮,容光焕发地行走在北回归线上。容光焕发:脸上表情光彩四射童年的脚印里zhù贮满了流连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附录2景物(动植物)大蒲扇、大芭蕉、蜕壳而出的蝉、女贞花开、芙蓉花开、合唱的蝈蝈、鼓噪的青蛙附录31、大蒲扇和大芭蕉呼哧一扇,夜空里长满了星座和故事。隐去了人的活动,突出表述的重点,实语意鲜明,情趣盎然。“夏至”来临,在乘凉的人群中,大蒲扇和大芭蕉会不停地扇,人们还会对着星空辨认星座,讲述那动人的神话故事。2、雨后,被打湿的蛙鼓变得脆亮起来。田野的风,飘来阵阵瓜香,飘来三两声看瓜人的民间小调。以精炼而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富有特点的景物,烘托出夏的动人的意境。附录41、日轮,容光焕发地行走在北回归线上。拟人手法2、北半球的人,一手送走一年中最长的一个白昼,一手迎来一年中最短的一个夜晚。一送一迎活化了夏至的特点3、闪电,是他们的倩影;雷声,是他们的笑语;雨滴,是他们的清泪;彩虹,是他们的后代。形象逼真的比喻附录5第四部分:“夏至”,夏之极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所以,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本节抓住了夏至这一特点,展开联想,铺陈开来。